怎么办?只能存敬畏之心,老老实实去体会人生、社会和大自然内在的奥秘。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就要懂得敬畏历史,敬畏人民,敬畏党纪国法,否则私欲潜滋暗长,终有自我爆炸的一天。
什么是慎独的高境界?
中国人本来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但是,日常生活中太多的反例了。邻居那个流氓干了那么多坏事,怎么变得有房有车了?自己老老实实,啥亏心事都不做,怎么还是穷光蛋一个呢?思来想去,最后还是见钱眼开吧。于是,只要没人看见,只要不犯法,怎么来钱怎么干。坏习惯真积累起来,到了“恶有恶报”的时候,已经晚了。
所以,一般理解,慎独就是要防微杜渐,把坏倾向、坏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已经是不错了。
但是,慎独的高境界是独处之时做好事,积小好事为大好事。
比如做一个好医生,怎么才是慎独?其实要做一个庸医也很好办,病人顶多说你看得没啥效果,下回不到你这来看了。不来了也没啥关系,中国13亿人,糊弄他万分之一,一辈子就够吃够喝了。好医生则不然。每个病人的病情起伏都得关怀在心,都得想办法搞清楚原因,找到解决办法。甚至是对那些喝药效果很明显的病人,也要去想一想,他今天的反应跟昨天的反应怎么不一样,其中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我用药是过量了还是不足,哪一味药该减,哪一味药该加。所以,不断去反省、不断去学习,这才叫慎独。
再比如做一个好家长,该怎么慎独?孩子眼前的事,无非是吃喝拉撒睡。养成的习惯好坏,要到长大以后才显示出来。如果不顾长远,不考虑什么让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类的事情,怎么养不是养?希望将孩子培养成材,既不能溺爱,又不能撒手不管,这难度就大了。
当一个好学生怎么慎独?当学生的慎独就意味着要真的去理解习题,真的读到字里行间去,去领会思想,去举一反三。靠反复练习的学生,一段时间内成绩可能很好。但长期来说,内在领悟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才能掌握真知,而且学得轻松,甚至乐在其中。这就是学生的慎独。
当好老师,该怎么慎独呢?首先要反躬自问,你热爱学生吗?你热爱教育事业吗?有此前提,认真地授课,不断地观察学生的反应,时刻跟学生换位思考,跟学生交朋友,逐渐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就有可能成为好老师。
这些内心状态,没有人会知道,也与挣钱无关,只与热爱有关。有了这份热爱,就有了对社会生活以及对大自然当中非常复杂、非常精妙的关系的认识,我们就会变得谦虚,生活会变得丰富精彩。这是高境界的慎独。相反,现在无数的有钱有权者,只知道眼前的吃喝玩乐,却缺乏对生活细致的体验和观察,无法享受工作的乐趣,看上去很荣耀,内心空虚迷惘,人生如同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
(责任编辑:HN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