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称之为“世界上最蠢的主意”。
万喜集团(Vinci Group)董事长兼CEO泽维尔?于伊拉尔(Xavier Huillard)说它“愚蠢透顶”。
阿里巴巴CEO马云说过,“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联合利华(Unilever)CEO保罗?波尔曼(Paul Poleman)曾公开谴责“股东价值崇拜”。
全食超市(Whole Foods)的约翰?麦基(John Mackey)指责有些企业“将利润最大化视为目标,并将系统内所有参与者当作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
本周,Salesforce董事长兼CEO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加入这些CEO的行列,在《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上的一篇文章中宣称,这种仍然无所不在的商业理论是“错误的,企业经营不只是为了给股东创造利润??它也是为了改善世界的境况并驱动利益相关者的价值。”
附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教授所提出的愿景,贝尼奥夫说:“我们有一个当务之急,那就是“从为股东创造价值向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转移”……企业管理层不仅仅对股东这一个群体负责……还必须致力服务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客户、员工、合伙人、供应商、公民、政府、环境以及企业运营所影响到的其他实体。”
“但我们仍然任重道远。面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提高透明度和信任水平。我们需要一大批‘积极参与型利益相关者’,督促企业为所有委托人负责;而不只是积极参与型投资者,一心只想让CEO和董事会对股价负责。归根结底,创造股东价值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服务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成为一家关爱、分享型的公司,其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是相当可观的。”贝尼奥夫在他2004年出版的《富有同情心的资本主义》(Compassionate Capitalism)一书中写道,“它为公司全体注入了更高的道德水准。进而,利益相关者也希望与一家富有人情味的公司打交道。你之所以从事于社区服务,一方面因为义不容辞,另一方面也因为其中有利可图。”
贝尼奥夫还援引了Facebook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话。在被问及在欠发达国家的举措时,扎克伯格回答说,“它对我们希望拥有的那类投资者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其实是一家以使命为导向的公司。驱使我们每天早上醒来、做出决策的,是一种帮助连接世界的愿望。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如果一心只想赚钱,我们大可以开足马力,面向美国和其他最发达国家的人们投放更多的广告,但钱并不是我们唯一关心的事情。”
贝尼奥夫或也能援引苹果(Apple)CEO蒂姆?库克(Tim Cook)的话。库克曾被要求披露苹果公司能源可持续性计划的成本,同时承诺只从事于有利可图的业务,当时库克就回应道:“当我们致力于让盲人也能用上苹果设备时,我才没有考虑那该死的投资回报率。”环境问题、员工安全以及其他暂时无法盈利的领域也都是同样的道理。这家公司“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出于盈利以外的动机。我们希望世界能在我们手中变得更加美好。”
“股东价值论”存在的问题
一味追求以当前股价衡量的股东价值,这种做法饱受诟病是有充分理由的。股东价值论导致了:
*无所不在的短期主义(short-termism)
*创新所需的人力与财力资源投入被分流
*员工与管理者均萎靡不振,导致普遍匮乏投入热情
*催生“恶性利润”,破坏客户忠诚度
*导致经济过分“金融化”,更易发生金融崩溃
*激励机制导致CEO成为金融工程师,企业丧失创业活力
*驱使企业追逐价值榨取而不是价值创造
*减缓经济从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复苏的步伐
*大幅削减资产收益率和投资资本回报率
*侵吞由工人生产力提高而产生的收益
*导致长期经济停滞,以及日益不可持续的经济不平等
事实证明,私人持股公司,由于相对不受股东价值论的牵制,较上市企业更能创造价值,投资得也更多。德国与奥地利中型企业通过不懈的创新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以股价为准追逐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做法,其效果是适得其反的。真要说有什么效果,那就是驱使企业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渐行渐远。
著名商学教授罗杰?马丁(Roger Martin)在2010年写道,股东价值“是一个漏洞百出的前提,是时候抛弃它了。”
到2014年,阿斯本研究所(Aspen Institute)的一份报告显示,意见领袖们正得出同样的结论。在一群包括企业高管与学者在内的商界领袖代表中,绝大部分(尤其是企业高管)都认为,企业的主要目标不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而是“服务于客户利益”。而就实际效果而言,服务于股东利益的最佳途径,就是向客户提供价值。
其余的CEO们何时才能省悟呢?
(责任编辑:HT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