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7年,华为一直扮演“追随者”角色。而从现在开始,华为给自己新定义的身份是“谦虚的领导者”。华为接下来会面临哪些挑战?在任正非带领下,华为三大业务正在为此进行调整,在关键的2014年,华为公司上下又在做哪些准备?
华为的2014:从“追随者”变身“谦虚的领导者”
“华为还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面对“华为已超过爱立信”的幻象,华为高层的这句话,让这个巨型企业上下远比外界要冷静得多。宿艺借着参加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的机会,对华为各个BG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读。
本文反映出的一个信息是,在很多时候,中国企业在硬实力(如销售规模、利润等)方面发展强劲,却在软实力方面表现落后,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也就是说,IT业更多要靠想象力、创造力来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发展。
随着4G投资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全球主要电信设备厂商正在走出“冬天”。而华为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依然保持三年高速增长,终于2014年在总体营收与利润上双双超越行业巨头爱立信。
过去的27年,华为一直扮演“追随者”角色。而从现在开始,华为给自己新定义的身份是“谦虚的领导者”。华为接下来会面临哪些挑战?在任正非带领下,华为三大业务正在为此进行调整,在关键的2014年,华为公司上下又在做哪些准备?
笔者近日赴深圳参加了华为第十一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与华为多名高管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结合华为近年的财务数据,以及任正非近期频繁的内部讲话,我们可以梳理出华为正在经历的新战略调整。
华为与爱立信:不能把萝卜和苹果一起比较
华为何时超越爱立信?这是从2012年开始通信行业都在关注的一个话题。在过去10年,国际电信设备行业传统巨头们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已经风光不再,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电信设备业务分分合合,北电甚至通过破产退出市场。
根据华为之前公布的财报,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2390亿元人民币(约395亿美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210亿元人民币(约34.7亿美元),同比增长34.4%。而竞争对手爱立信2013年销售额2274亿瑞典克朗(约合353亿美元),与2012年持平;净利润122亿瑞典克朗(约合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05%。经过27年的长跑,华为终于实现了营收与利润双双超过爱立信,这也引发了国内媒体的一片欢呼。
不过作为局中人,华为高层并不这么想。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对此表示:“自己并不认可这一对比,不能把萝卜和苹果拿来一起比较。单从运营商网络业务来讲,爱立信依然还是行业老大。而与华为整体业务相比,爱立信主营业务更加单一”。
根据华为年报数据,华为2013年运营商网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65亿元人民币(约275.2亿美元),与爱立信运营商业务还差距约77.8亿美元。但华为同期终端业务营收约92.4亿美元,企业业务营收约25.2亿美元,在总体规模上超过爱立信约42亿美元。
徐直军对此表示:从整体上来讲,“华为还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近几年都在思考能做什么不做什么,聚焦什么放弃什么。2013年华为终于想清楚了,华为将能力聚焦在信息流经过的领域(笔者注:存储和管道),目标构筑行业领导地位,“做谦虚的领导者”,但不会进入信息流中的内容领域。
毫无疑问,2014年将是华为公司关键的一年。在超越爱立信之后,华为公司高层并没有迎合国内媒体的一致赞誉,反而针对未来进行了反思和布局,华为“谦虚的领导者”的自身定义也随着三大业务线调整逐渐清晰。
终端业务强调利润为首,余承东继续留任
在余承东主政3年后,华为消费者BG业务2013年营收首次突破90亿美元,智能手机年出货量5200万台据全球第三位,盈利能力也达到了历史最好时期。
按照华为公司惯例,一般业务线主要领导每隔三年左右都会进行轮岗,华为其他两大BG都在4月初都已完成调动,而余承东则继续主政消费者BG,显示出以任正非为首的华为公司高层对其三年来工作的肯定。
不过面对全球手机行业大洗牌、国内市场陷入价格混战的背景下,华为公司管理层近日频频发声,要求终端业务以利润而非规模进行布局转型。
任正非今年3月中旬在华为消费者BG管理团队的午餐会上,明确指出华为终端业务不要盲目将三星、苹果、小米作为对标企业:“第一,我们在短时间内纵向整合不了,做不了苹果;第二,我们横向整合不了,三星是依靠国家力量在支持,我们也做不了三星,”因此华为必须“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消费者BG要以利润为中心,“别让互联网引起发烧”。任正非的内部讲话经过整理后从互联网论坛流出,引发了业内和媒体对华为终端调整和未来走向的广泛关注。
在华为第十一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也放了“狠话”:“消费者BG因为2013年的成功,有浮躁倾向,需要提前降降温,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谁,未来会走向哪里”。
对于华为终端业务是否面临调整的问题,徐直军称:华为消费者BG的未来战略实际上从三亚会议就已确定(笔者注:2013年华为终端战略研讨会的三亚召开,任正非对华为终端发展做了四点明确指示:盈利能力、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能出现恶意库存、管理好风险),目前和未来都没有进行大调整的计划。任总(任正非)今年3月针对华为终端的讲话是在强调终端业务需要走自己的路,必须与华为公司的整体品牌形象符合。
徐直军所说的“与华为公司整体品牌形象符合”既是任正非今年3月所说的华为业务不能做成“磨豆腐”,也就是终端业务利润还是较低,无法与运营商与企业业务相匹配。“走自己的路”则是要求华为手机业务“不做大规模品牌广告”,目标依靠产品体验、质量、服务等提升口碑,“别让互联网引起发烧”等等。
任正非与徐直军先后针对华为消费者BG的讲话,将影响华为手机业务的操盘方式和未来走向。不过笔者来看,“不做大规模品牌广告,依靠口碑”更像是传统运营商B2B的思维和操作方式,国际上成功的消费品牌对品牌广告的投入不可避免,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华为手机业务来说更是如此。
华为之前2014年全球目标销售智能手机8000-1亿台,在任正非的新要求下,华为依靠规模的增长目标将开始调整。接下来,华为手机业务需要解决两大问题:1、手机业务全力加速向海外高利润市场的扩张;2、在国内市场需要引入专业人员,加强低成本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以及有针对性的新媒体进行市场营销与品牌传播。这对余承东和华为消费者BG管理团队来说,都将是新的挑战。
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比重逐年降低,提升服务收入
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2013年营收1665.12亿元(约275.2亿美元),同比增长4.0%,与消费者BG的17.8%和企业业务32.4%的增长来说,体量大增速慢。根据华为预期,至2018年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比重将由现在的约70%降至50%-60%之间。
在全球运营商业务面对OTT冲击、纷纷寻求转型的大背景下,华为又该如何应对?徐直军称:从整体上来讲,华为还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近几年都在思考能做什么不做什么,聚焦什么放弃什么。2013年华为终于想清楚了,华为应将能力聚焦在信息流经过的领域(笔者注:存储和管道),目标成为行业“谦虚的领导者”,但不会进入信息流中的内容领域。
作为华为三大业务中最重要的运营商BG,今年4月初刚刚完成了岗位轮换,原企业业务BG全球销售与服务部总裁邹志磊,替代丁耘成为新的运营商网络业务BG总裁,丁耘则出任华为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
邹志磊对笔者表示,在华为三大业务中,运营商BG收入占比近70%,体量决定了增速。同时,自己也并不认为运营商网络业务未来增速会放缓:一方面,华为与全球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建立了市场合作,全球50%的运营商贡献了华为全球近77%的销售收入,全球建网数量越多,未来由华为提供的运维和服务也会越多。另一方面,全球运营商都在进行网络外包服务,这将是未来华为营收和利润增长的重点,华为预计2014年运营商网卡服务营收增幅将达17%。
根据华为公司2013年财报,在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构成中,无线网络设备销售收入525亿元,占比约31.5%;网络服务收入约520亿元,占比31.2%;两者规模相当。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华为未来运营商网络业务中,服务比重一定会大大超过卖硬件设备的收入,因为这是全球主要设备厂商都在走的路,这是产业的大趋势”。
徐直军同时认为,华为运营商BG未来将面临两大机遇:全球LTE 4G网络投资,以及运营商IT转型。
华为无线网络业务LTE产品线总裁王军对笔者表示,目前全球已有200个国家和地区部署超过400个LTE网络,其中279个已经商用。而华为目前在全球参与建设了超过290个LTE网络,其中超过130个已经商用。从规模上来看,华为在LTE是4G时代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在单纯硬件的网络基站建设方面,华为2013年销售收入25亿美元,2014年预计将超过40亿美元。
在运营商应对OTT冲击和转型方面,徐直军称,全球运营商经过几年与互联网OTT企业的冲突和较量,现在已基本上达成共识,运营商与OTT企业应该加强合作而不是对抗。运营商需要继续提高网络速度与覆盖,这对电信设备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同时,运营商发现与互联网企业相比,自身经营模式依旧非常传统,如苹果网站可以卖苹果所有的产品,甚至是第三方应用、音乐、视频等服务,用户还可以进行终端定制,而运营商还在继续依靠传统的线下门店进行销售。
徐直军认为,电信运营商面向客户的未来服务一定是在线化、按需所取,是可以Dry定制的。运营商需要通过敏捷服务降低成本,更好的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这就要求运营商对目前的后台IT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和优化,这对所有电信设备厂商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企业业务:目标5年营收翻4倍,加强品牌营销
华为2013年企业业务实现收入152.6亿元,同比增长32%,约占华为总体营收6.4%,规模较小增幅最快。
在运营商网络业务BG进行轮岗的同时,华为企业业务BG总裁也由徐文伟更换为阎力大,徐文伟出任华为公司战略Marketing部总裁。
企业业务是华为内部认为增值潜力最大的业务,从2011年开始经历了从激进大扩张,到战略收缩的一个过程。任正非2013年12月曾对此发表内部讲话称,华为企业业务白手起家,要把在运营商大规模部署的产品技术和网络经验运用到企业业务。一方面要聚焦、要赚到钱,另一方面要学会与别合作与分享,不破坏行业价值。“如果华为坚持自己去集成,就会树立一大堆敌人,因此要坚持被集成策略”。
在华为第十一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作为轮值CEO的徐直军,被媒体和分析师问到最多的也是关于企业网业务。徐直军称,华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证明企业业务与运营商面对客户的直销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华为学会了与渠道商合作“被集成”。从2013年企业业务发展来看,公司对此基本上满意的,但今天来说还不能说已经取得成功。
徐直军称,未来5年,华为将累计投入110元人民币加强企业业务研发和推广。到2018年华为企业业务的销售目标是100亿美元,相当于2013年规模的400%。从更长远的10年来讲,华为企业业务的营收规模和利润一定不会比运营商网络业务差。
企业BG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何达炳对笔者表示,华为企业业务2013年国内实现销售收入93亿元。2014年最重要的任务是渠道“激活”,强调渠道合作的质量而不是单纯的数量。
有分析师认为,与思科相比,华为企业业务在重视产品和渠道的同时,对品牌投入不足。何达炳对此表示,目前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华为企业业务在营销和品牌方面2014年需要全面改进,包括互联网社交平台针对热点问题的营销,这对传统上更接近B2B的企业业务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命题。
从华为对手的情况看,华为也尚未真正甩开对手;从华为和爱立信的“交锋”看,互有得失,然而华为的专利授权收入没有爱立信可观。华为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在终端领域,与苹果、三星等明星手机,在品牌上有一定的差距,在“中华酷联”国产手机中并没有脱颖而出,战斗仍在继续。此外,在云计算、企业业务领域,除了和思科等国际巨头打得“头破血流”,和博通、H3C也存在着同质化的竞争。华为为后进入者,要打破思科的垄断局面,绝非易事。面对如此形势,华为的管理层能认识到自身位置难能可贵,中国企业喜欢好大喜功,华为能如此冷静,也就意味着华为已摆脱了中国企业身上的一些通病。
华为继承者不会是一个人
过去几年,关于华为公司接班人的问题一直被业内和媒体强烈关注,华为目前实行的是轮值CEO制度,由徐直军、胡厚昆、郭平轮流负责公司日常运营。
在华为第十一届分析师大会上,有国外媒体再次就此问题进行提问。徐直军对此表示:“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现在这个阶段肯定不会是一个人来继承任总(任正非),也许是一个团队。关于未来,未来真正的走向只能等未来来回答。”
在高速发展27年之后,华为终于在总体营收和利润上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厂商。组成华为三大业务BG在2014年都进行了新的变化和调整,不难看出这是华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再次做出的一次战略调整。
不过对于“谦虚的领导者”这个华为给自己的命题来说,从华为公司内部架构、三大业务现实发展与行业对比来看,要实现任正非的新布局,华为仍然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也许就像徐直军所言,关于未来,就让结果来回答吧。
此前有媒体开列了一份全球IT业TOP10榜单,上面分别有苹果、微软、IBM、英特尔、三星、谷歌、甲骨文、惠普、思科、SAP。其中,苹果、微软、三星、谷歌位于“水龙头”端,他们暂时把持了未来世界所有信息(水)的出入口;惠普、思科、IBM占据了“管道”和“蓄水池”端,他们是目前全球高端企业网络、政府网的主流“管道工”;甲骨文、SAP则是企业、城市网络中的“水”。面对这样一份榜单,我们希望华为等中国企业能真正凭实力进入这个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