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合格的专业人才和经理人供不应求,对于猎头来说,如今与同行之间的竞争已是家常便饭。
青年参考援引该报道说,去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达到600亿美元,但人才短缺阻碍了这些大公司在华扩张。国内公司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它们不得不加入到与外国公司的人才争夺战当中。
专家警告,廉价劳动力短缺,危害的是中国制造业的龙头地位;而高素质毕业生的短缺,将阻碍向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实施。
麦肯锡大中华分公司总裁高安德说:“除非中国马上行动,不然问题会变得更加棘手。”
报道指出,尽管中国每年有300多万大学生毕业,但中国的高校并没有跟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用人单位抱怨,许多大学生缺乏工作技能和经验,对外国公司来说尤其如此。
以色列蔬菜和谷物种子供应商海泽拉公司首席农业专家彭其明(音译)说:“能找到许多营销人员,但不易找到有农学知识背景的从业人员。”
未来数十年,中国在维持其发展上面临诸多挑战。专家警告: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缺乏人力资源是荒谬的,这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高安德说:“我们认为,缺乏世界一流人才,将是中国未来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许多跨国公司为应对争取合格人才的竞争,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人才战略。
近几年来,广告巨人奥美集团快速发展,它招募的是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中国人。但是,随着广告市场以每年40%的速度扩大,潜在的本地雇员资源已经显得捉襟见肘。
奥美广告北京总经理韦棠梦说:“现在整个事情都倒过来了,我们用了更多的外国人,因为高素质的本国人才凤毛麟角。”
官方统计数字表明,奥美不是惟一主要依赖海外雇员的公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本月称,在中国工作的合法海外雇员数量已达到15万人,是2003年的两倍。
迫于培养合格毕业生的压力,中国政府把改善教育体制列为头等大事。中国的教育支出大约为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部分批评人士指出,中国教育体制太过保守,过分依赖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从权威。另一些人则呼吁进行与市场相适应的激进的课程变革。
猎头格雷丝?李意识到,自己在中国人民大学接受的经济学教育,与中国当代的商业环境关系不大。在过去20年里,中国的大学几乎一成不变,她认为是到了改革的时候了。
她说:“过去20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变,但教育体制没有跟上来。”
TAG:|营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