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的“创新”方法从何而来?为什么别人总能有“新颖”的奇招?难道他们真比我们“聪明”?很多从事销售以及销售管理的人会问这些问题。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问这样的问题可以理解,毕竟他们在销售之外来看这个问题,难免有困惑,觉得“高深”;但也有做了三年、五年销售的“老业务”发出如此感叹: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年的业务,依然没有好的策略、方法和创意呢?
我们一起看看一个案例。
几天前,去谈了一个客户。这个客户是文化产业的上市公司,作为我们来讲,以前接触不多,或者说关注和研究不多。客户已经认识到营销和品牌对他们开拓市场的重要性,同时又不知道怎么来提升其水平,更重要的是,客户心中没底。即营销上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或能解决到什么程度是为其一;其二是我们去了又能给客户带来什么变化。
这是第二次去见这个客户了,第一次主要是从战略上、宏观上谈品牌的塑造、产品线规划和核心价值发掘、传播等问题。但客户很实在,他们要求实效,看得见、摸得着最好。从服务的角度而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很多,但我记忆深刻的是:这一次客户问的两个问题,客户特别强调他们对此很感兴趣。
第一个问题是:终端商(新华书店或书城等)不进货怎么办?
第二个问题:一个产品在书店销售下滑时怎么办?怎么能够止住下滑,提升销量?
首先,笔者觉得客户问的这两个问题是有含金量的,毕竟,在他们从业的20多年里,这样的问题可能越来越严重了,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其次,他们问这两个问题,不是简单的说怎么去做促销的问题,如,搞一个活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宣传、促销一下;再次,客户不但要检验我们对战略、策略上的思考;还要实战、从效果上来“检测”我们的实力。
如果“空对空”去回答这个问题,客户会觉得没有价值,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接触了很多公司了;如果敷衍塞责,客户对我们的印象会大打折扣。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平常就有积累,否则,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是这样来分析和回答这两个问题的。
第一个问题:书店不进货,一定是销售信心受到了打击,主要是怕占用资金和挤压货架空间。就算你给他保证“销售不了”免费退货,人家也会嫌麻烦,而且占用上架的空间会挤压其他书籍的销售机会。
怎么办?
先要说明的是,如果是销售不了,任何地方都不进货,我们就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一点基础也没有,或者产品一无是处想什么也没用。也就是说,这些书籍的销售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甚至以前销售很好,现在下滑很快罢了。
既然临近和周边都有销售,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周边”进行销量提升和宣传“造势”,以影响不进货的书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先有销售的网点进行强有力的支持,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公关”不进货的网点。在现有的网点内部进行打包销售,人员推荐和终端的互动活动;外围进行路演,买赠、礼品奖励,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吸引关注。
如果从销量和势头上形成了亮点,我想,不进货的网点也会被场面所吸引,主动来谈合作,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的。
TAG:|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