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销售商营销方略

柳传志曾经的秘书胡光华:应打造公益职业经理人阶层

2015-04-14 来源:121健康网

  中国公益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关键是培养人才。打造一个专业的公益职业经理人阶层

  撰文:宋厚亮

  来源:慈传媒《中国慈善家》

  胡广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2013年3月,你开始担任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秘书长。此前,你是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的秘书、联想和神州数码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来到基金会后发现有哪些问题?

  胡广华:没有目标管理,没有机构管理,没有机构文化,做得好的没有奖励,做得不好的没有处罚。我来了以后,发现我们基金会就是这样子。每个员工的工资都不高,补贴多,跟机关一样,电话补贴、交通补贴、书报补贴、午餐补贴,加起来都一样,补贴有近两千块钱,工资有两千块钱,三四千块钱,差距不大。多一年的工龄工资,100块钱,基金会的会龄工资又是100块钱,一年200块钱,每年逐步增加,不管干得好还是不好。来到基金会刚开始是项目官员,再过一两年就是项目主管,再过一两年就是项目副主任、项目主任,这跟能力强不强没关系。这种肯定不行。

  我来了以后要改变这种思想和意识。一个是管理人员的工资结构待遇考核,还有就是服务。要培养服务意识,要有企业化管理,以及商业化思维,还有就是企业家精神。什么是企业家精神,诚信,负责任,要说到做到,要做好服务,要有责任感。这一两年的时间,我做了一些业绩考核、目标管理、服务意识和机构文化的培养。我们一直在进,我们要阳光,要透明,要有诚信,要有品牌意识,员工要做得尊严、体面、快乐。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在官办、半官办的基金会,此类问题可能尤其明显。

  胡广华:很多基金会是官办的,或者是半官办的,就是有官方背景。其人员组成通常都是一些机关里退下来的人员当领导,这些人的思维都是机关思维或者事业单位思维。在制定基金会发展方向的时候,是没有战略的,拿到钱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就是脚踩着西瓜皮。他们自己的专业能力、筹款能力、做项目能力很差。还有就是领导人和员工之间,根本就是吃大锅饭。就是徐永光所说的,日子不好过,但是好混。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从商业机构的职业经理人转身到慈善机构的职业经理人,你曾经的哪些经验在用到基金会的转型中?

  胡广华:我们基金会要完成三个转型。

  第一个转型,要从传统的机关型、事业单位型,目标不明确,没有战略的基金会,转成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具有企业化管理、具有市场或商业思维的有竞争力的基金会。2012年的募款总量是2800万元,2013年我接手以后是4200万元,2014年是6000多万元,呈40%的增长,2015年可能是一个亿。现在基金会的规模比较小,我们要完成这个转型,扩大规模,在公益即将要大发展的时候,练好内功,迎接公益的春天。

  第二个转型,从所谓项目型基金会向资助型基金会转型。在中国的公益界,很多基金会不是做基金会事情,是在做NGO的事情,做项目。很多NGO却在做基金会的事情,要去募款,分工不明确,都在募款,都在做项目,都没做好。

  第三个转型,要向移动互联网转型。这个工作我们在做了,腾讯,微博,支付宝等等,这一块的募款在2014年已经占到募款总量的30%-40%了。我们自己也会来做自己的众筹平台,跟门户网站结合。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两种职业经理人有哪些异同点?

  胡广华:方向大致一致,都要有明确的愿景使命,就是目标,机构的目标,团队的目标,一定要清楚,想做什么。手段也是有异曲同工的,比方说进行低成本的、高效率的运作,品牌的诚信管理。有好的品牌,回头客,酒香不怕巷子深,口碑相传,公益更是这样子。还有文化、团队建设。最终像考评、评估,企业优先会考虑利润指标;在公益行业,考核指标是社会效益、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在公益里,关于物质这一块是没有的,基本上是零。假如我在联想拿100万元年薪,到这边来只拿10万、20万,这是不对的,做秘书长也值100万元。现在要养成行业习惯。当有一天我们公益领域的职业经理人,能跟商业领域里边拿一样、甚至更高的待遇的时候,那这个行业就真的能发展起来。不光是秘书长,每一个成员都是。当然,不是说先有鸡后有蛋,不是先给工资涨起来,首先我们这些人员的专业化、能力要达到这个标准。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培养公益领域的职业经理人,现在的问题还是人才?

  胡广华:公益行业要想健康发展,一定要走向市场化,有行业建设的意识。所谓行业建设的意识就是让它有竞争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行业。首先要有人才,要吸引住他们。不能把公益当成一个只有热情就能够从事的行业,光有热情还不够,因为热情会消失。要有专业人才,要体现价值。现在的情况就是吸引不来优秀的人,因为行业的待遇不好,行业的规则,行业的氛围都不好,最后社会对它的评价也不好。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你之前在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读国际慈善管理(EMP)课程,你的收获是什么?怎么看此类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胡广华:EMP我非常感兴趣,我也很支持。如果这件事情做得好,就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因为公益需要培养。我在里面深受益处,我认识了那么多公益界的朋友,秘书长,还有一些人。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我们看美国,他们的公益职业经理人和商业、政府的领导都是可对调的。

  胡广华:对,他们就是平等的流动。更有前途的话,职业经理人是在商业和公益之间有正常的流动。公益机构、大学、机关、企业,其实这些领域的人才都是可以正常流动的。中国现在很难。为什么说在中国公益圈里边,就是徐永光、王振耀他们几个人呢?因为他们几个人基本都是从政府出来,有一些思想。现在有一些商业领域的职业经理人进入公益领域做职业经理人,他们有一个前提,完成了“原始积累”,是衣食无忧再去做公益。如果真的没有这一块,假定我没有在联想待过一二十年,没有一些积蓄,我也不敢踏踏实实来这里做。这是非常实在的事情。

  公益行业里现在还没有真正的流动,我们需要有一个平台,让公益秘书长合理流动,待的时间久了,可能没有激情了,或者资源多了,正常的流动,互相取长补短。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所以如果能有更多像你这样的职业经理人进入公益领域,推动力可能就不一样。你看呢?

  胡广华:对。最初是一些官员做公益的时候,这是传统机关事业型领导的基金会。后来艺人、媒体人做公益,他们有影响力,一呼百应,这也是好的事情。怎样可持续、怎样务实?需要增强。当商业界的精英,或者叫职业经理人,有经过大公司系统训练、有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担任基金会秘书长或者高层,再对基金会做公司化、市场化、职业化的培训改变,能让公益行业真正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光是培养秘书长,还有行业之间的流动,就是行业外面好的流进来,我们也可以把好的流出去,让大家看到希望。我们带着新鲜的血液一起改变它,或者一起推动它,这个行业因为起点低、比较晚,我们只要把商业的东西,不是照搬,拿一点点过来,它就会有很大的改变,这一点在我的机构显现得很明显。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是否会出现一批公益职业经理人,对公益行业发展有哪些影响?

  胡广华:公益行业发展,需要有一批职业经理人,或一批职业从业人员。中国公益问题多多,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有观念方面的原因,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中国公益的瓶颈在人才。缺少行业领军人物,缺少一大批以公益为职业的行业从业者。

  中国公益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关键是培养人才。打造一个专业的公益职业经理人阶层。我们要打造专业的、职业的公益职业经理人。

(责任编辑:HN025)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