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销售商营销方略

“红二代”罗点点为什么推广“尊严死”?

2015-04-08 来源:121健康网

  罗点点曾与“黑白无常”为敌多年。现在,她正努力帮需要者给“死亡”加一个尊严的选项

  撰文:白筱 题图摄影:张旭

  来源:《中国慈善家》2月刊

  现年64岁的罗点点见过太多种狼狈的死法。

  她是开国大将罗瑞卿之女,本名罗峪平,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在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她目睹过太多临终前的病人失去尊严、被动地接受一切痛苦而后死去的窘境。“在很多人的生命末期,他们无从选择地赤条条卧于病榻,插着喂食管,靠呼吸机等生命支持系统续命。除了忍受躯体之痛,也让将至的死亡多了一分不堪。”

  如何让病人尽可能舒适地按照自己的意愿、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从2006年始,她先后创立“选择与尊严”网站和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推广“尊严死”。

  最近,她打算注册企业,推广“缓和医疗”。她想告诉人们,任何人都有权选择自然死亡,而她,也将努力为有需要的人创造条件。你有权选择尊严地离开2015年开年,北京盼来一场小雪。

  塔园外交公寓的一个房间内,罗点点举办了一个茶话会。客人们来自公益界和企业界,亦有医生、出版社的编辑和媒体记者。“我们做这件事就是大家一起出力,每个人都特别重要。”

  罗点点是当然的主角。从“生前预嘱”到网站建设,再到“缓和医疗”,围绕她所做的事,每个部分,一点一滴,她均讲得简洁明了,头头是道。这是她这些年来的功课。“什么叫‘生前预嘱’,我要说很多的话,遇到人就得说,去一遍一遍解释,所以我说得好不是偶然的。”

  之所以约了出版社的编辑见面,是因为罗点点打算再出一套关于“尊严死”的书。她之前找了很多出版社,颇费口舌,但对方都表示不感兴趣。

  2011年元旦,罗点点曾出过一本《我的死亡谁做主》,这本书告诉读者,你有权选择“尊严死”。有朋友看后打电话给她,“点点,大过年的,你真够可以啊!”

  开国上将张爱萍的夫人李又兰也读了这本书。93岁高龄的她去世前写下预嘱,“今后如当我病情危及生命时,千万不要用生命支持疗法抢救,如插各种管子及心肺功能启动等,必要时可给予安眠、止痛,让我安详、自然、无痛苦走完人生的旅程。”这些话是事后张爱萍的女儿一字一句传给罗点点的。

  罗点点推广“尊严死”的想法最初来自于一次医生朋友的聚会。其间谈及“死亡”,在场者多表示不愿不依不饶地求生,更愿意遵从自然规律,有尊严地离开。“他们甚至开玩笑,要成立‘不插管俱乐部’。”

  玩笑过后,罗点点对此事认真起来。她开始查找很多资料。不同于“安乐死”是“在医生辅助下通过注射药物自杀”这一模式,“尊严死”不做过度治疗,而是追求自然死亡。患者可在有行为能力时填写一份文件,说明自己进入生命末期时要或不要采用何种治疗方式。这份文件,通常被称为“生前预嘱”。“有非常多细致的选项,”罗点点说,“基本上涵盖了你进入生命末期时会遇到的大多数问题。”

  1976年8月,美国加州首先通过了“自然死亡法案”,允许患者依照自己意愿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自然死亡。此后20年间,“生前预嘱”和“自然死亡法”扩展到几乎全美及加拿大。1991年12月,美国联邦政府的“患者自决法案”也正式生效,通过预立医疗指示,维护患者选择或拒绝医疗处置的权利。该法案规定,所有参与美国联邦政府社会医疗保险和贫困医疗补助计划的医院、养老院及各护理机构,都须以书面形式告知成年住院患者,让他们知道自己拥有这种选择的合法权益。

  2006年,罗点点与陈毅之子陈小鲁,以及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医学界和学术界人士,联合创立了 “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这是中国内地首个推广“尊严死”的网站,网站标识是一棵长着七彩叶片的树,一片秋叶自然飘落。

  从此,罗点点开始了漫长的“尊严死”推广之路。

  她印制了一些精美的小册子,把资料摆放在一些医院和公共场合的期刊架上。架子是绿色的,她把这称之为“种树”。“种树”时她有个原则?第一时间缄默。“你可以来问,我会告诉你,但绝不会主动向你讲解,或者建议你采纳。”

  网站创立后的6年时间里,罗点点没能成功种上一棵“树”。

  对于一个提及数字“4”都要看场合的东方国家,一个所有人都在想方设法想要活出更多活法的国家,罗点点宣传“死法”的做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她吃了太多的闭门羹,各种误解和奚落纷至沓来。

  还有重要的一点,她师出无名。以一个公益网站的名义进行宣传,并不会得到社会和大众的接受。

  罗点点决定创立公益组织,以官方认可的身份进行推广。2013年6月25日,经北京市民政局审查批准,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正式成立,陈小鲁任会长兼理事长,罗点点任常务副会长兼副理事长。除了三十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理事外,来自医疗、法律、社会学等方面逾二十人组成了专家委员会,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胡定序担任专家委员会主席。关于协会创立的过程,罗点点并不愿多提及。对于曾遭遇到的来自一些主管部门的刁难,她没有太多责备之意。“怪不得他们,最重要的,这事太新了,什么事都有一单子,我们不在那单子上。”

  随着协会创立,“种树”工作得以相对顺利地推进。如今,协会的志愿者队伍已成功在北京的9个地点种了13棵树,因为并非全国性组织,他们还在四川低调地种了3棵。“我们只是开拓了一种可能性,所有人在选择之后,都会感受到尊严,并不在于他选的是什么。”罗点点告诉《中国慈善家》记者。“我的五个愿望”2004年,罗点点患病卧床多年的婆婆生命垂危,医生告诉家人,使用生命支持系统,或可拖延时日。此前,婆婆告诉过罗点点,不希望被切开喉咙插上管子。罗点点向家人说明了情况,家人尊重了婆婆的意愿,婆婆最终得以安静离世。

  罗点点也曾怀疑过自己是否有权为婆婆做主。家人整理婆婆遗物时,发现了一张夹在日记本里的字条。“因为点点是学医的,所以如果我到最后的时刻,我不能够表达我自己的愿望,一切的事情都委托她来做”。

  这张婆婆留下的字条让罗点点推广“尊严死”的信心更加坚定,也加速了“选择与尊严”网站的创立。

  “选择与尊严”网站除了宣传推广“尊严死”的理念,还有一项核心功能,即让注册人填写“我的五个愿望”电子表格。

  这是一份生前预嘱样本。文件的五个基本要点是:“我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服务”、“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支持生命医疗系统”、“我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我想让我的家人朋友知道什么”和“我希望让谁帮助我”。在这些要点之下,又细分了小条目,便于人们用打勾的方式来填写。

  “五个愿望”是罗点点从美国“抄”来的。这是一份由美国非营利组织Aging With Dignity提供的生前预嘱表,由美国律师协会和临终关怀专家共同协商编写,列有五大类问题,几十个选项供选择。填写的过程,也是预嘱人进行深刻而全面思考的过程。

  “在美国,一个人遇到危机,比如在马路上被车撞了,医生第一时间要了解他是否有社会保险,然后通过社保号去生前预嘱中心调出他的生前预嘱,就会知道,他在危机来临或生命末期时要什么,不要什么。”罗点点说。

  她召集专家,根据中国法律环境和使用者特点,将这一表格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其中之一,便是对“委托代理人”的选项做了调整。在美国,编写者将预嘱人的亲属设定为利益相关方,表格中规定亲属不可担任预嘱人的委托代理人。“因为美国人认为你的亲人和你有财产关系,他也许希望你死,希望你早点死,或者他希望你活着,他要留着你,哪怕你插着呼吸机呼嗒呼嗒地活着。”

  在这一点上,罗点点做了相反的调整,建议预嘱人选择亲属担任其委托代理人。“我们希望这个人是你最亲近的,能代表你最大利益的人。”

  人性趋同,在中国,亲情一定不会败给利益么?罗点点承认有这种可能。“但是我们要看主流是什么,现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是什么。而且在你最后的日子里,医生不会问你本人要什么不要什么,他要问谁?你的老婆孩子,他们替你做决定。”因此,她也建议预嘱人,要与家人充分协商后再填写“五个愿望”。

  因为缺少相关政策法规支持,中国版的“五个愿望”一直未能得到公证,医院也不便支持。网站建立的头几年,注册填写者寥寥无几。

  2011年5月,罗点点接受《小崔说事》采访。此前,“选择与尊严”网站上注册填写“五个愿望”的数量仅有198例,在她接受这一采访后,注册提交者数量得到很大程度的增长。一年后,《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也对“生前预嘱”进行了报道,注册提交者一度激增。即便如此,到2013年8月,该网站的填表量也只有1万份左右。

  随着协会成立,以及“种树”日见成果,截至2014年9月,“选择与尊严”已有2万张表格被填写。这2万份电子表格中,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完整的?有多少变成了死表?罗点点也说不准,但是她很有信心。她告诉《中国慈善家》记者,已经开始有人用其生前预嘱与医生和家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意愿,最终平静离世。做一个民间的样板2015年,罗点点打算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缓和医疗”及相关项目的推动上。

  “缓和医疗”是一种消极治疗手段。在治愈无望的前提下,“缓和医疗”的主要作用是为患者控制和缓解疼痛。

  罗点点希望自己的“缓和医疗”项目将来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缓和医疗标准,满足患者在躯体、精神心理、社会和灵魂等方面的需求,比如增加心理治疗、芳香治疗乃至灵性方面的关怀。

  在欧美国家和日本、台湾等地,缓和医疗均有专业学科。在亚洲,首先采用“缓和医疗”的是日本。前不久,罗点点赴日本进行了一次考察。“他们告诉我,日本100%的人都会选择通过‘缓和医疗’步入死亡。”或许是考虑到表述太过绝对,对方又告诉她,“那我们就说99%吧。”

  在台湾,“缓和医疗”同样被纳入全民健保。当医生判断末期病人生命只有6个月时,即会启动法律程序,根据病人生前预嘱,放弃有创抢救,进入“缓和医疗”程序。甚至可根据预嘱人的宗教信仰需求,举行不同的宗教告别仪式。

  在中国大陆,法律的空白,始终是“尊严死”的尴尬之处?法律虽未明令禁止,但也并不支持。近两年,全国政协委员陶斯亮和凌峰都曾提过相关“尊严死”的议案。现在,她们分别是生前预嘱协会名誉会长和专家委员会委员。

  香港与内地情况大致相同,并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支持,但“缓和医疗”也已成为香港的乡约民俗。

  当下,罗点点并未放弃推动中国内地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努力,但她同时觉得,民间应先进行探索和实践,做出样板,供政府及相关部门参考。

  她正在努力与有关基金会和养老中心、临终关怀机构建立合作。她还打算进行工商注册,成立不分红的社会企业,找懂得医疗的职业经理人来专门打理。为此,她向南都公益基金会的项目总监林红咨询社会企业的条件和边界。她还希望能得到一笔启动资金,正在进行全面的预算。

  “我们正在算,要一步一步地算。”罗点点说。

  对于经济条件并不乐观的家庭,缓和医疗机构费用相对较高,针对这一点,罗点点希望能培养团队,进入社区、家庭开展项目。

  “一个有资质的临床医生或护士,只需要通过6个月的专业培训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缓和医疗’的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罗点点说。她希望能综合各方面资源,建立从培训到治疗的“缓和医疗”基地。

  2015年的第一个月,罗点点的计划已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实施。走进这一领域,她甚至觉得很幸运,因为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她接触新的事情,认识新的人,与大家一起忙碌,并不觉得累。

(责任编辑:HN025)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