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荣博士
今目标软件
创始人兼CEO
http: // jingoal.blog.ceconlinebbs.com
30年前《哈佛商业评论》上有一篇被广为转发的文章问道:“中层管理过时了吗?”文章给出了极为肯定的回答。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层管理并没有消失,也没有缩减,而是大大地膨胀了,尤其是在中国企业组织里。
当时,还没有人明确提出“组织扁平化”的概念,但是组织已经饱受中层官僚化之苦。如何抑制中层膨胀,提高中层效率,一直困扰着古今中外的管理者。而“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一直都在建议:精简中层管理。
中国企业的中层管理为什么会越来越来臃肿?
一方面是社会原因。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快速增加、组织急剧扩张,带来了大量的中层管理岗位。
另一方面,人性和管理水平的因素更为突出。新人入职,老人顺势提升,一方面为新人留出上升空间,另一方面也会为新来者树立奋斗的目标。高层职位毕竟有限,于是中层开始膨胀。其实,一个组织的中层管理者数量,很大程度上泄露了这个组织的管理水平??越是粗放型的管理,中层越多。因为其管理手段和激励机制过于单一。
那么,中层臃肿的危害又何在?
本来,中层是一个减震器,隔在上层和下层之间。如果没有减震器,基层的任何起伏波动都会原封不动地传递到上层,上层会总在“颠簸”调整中,就很难把握好前进的方向。但是,如果减震过度,中层成为信息难以逾越的屏障,上层将完全失去方向感和“路感”,很容易把组织带入歧途。换一种更专业的说法就是:臃肿的中层将极大地拉长公司的决策过程,让组织难以及时、快速地察觉并适应变化。
中层臃肿,将严重威胁到组织内部的公平与和谐。组织政治大多发生在中层,中层越臃肿,冲突越惨烈;组织内越易矛盾重重、积怨成疾。
设想一下,组织内部很多人身居管理职位,却不再直接面对市场挑战,也不再对直接成果负责,这让浴血奋斗的战士如何心安?而一旦失去公平与和谐,再强大的帝国也只能走向衰亡。
如何避免中层臃肿?德鲁克给出了三招。
第一招,减少管理层级。多一个管理级别,信息就多一次中转,组织就多一层僵化。可以极端地认为,每一个管理层级,都会让有用的信息减半,同时让无用的噪声加倍。
第二招,自然减员。组织有了职位空缺,不要急着去填补,也不要去研究这个职位多么重要。德鲁克建议先空缺6?8个月,忍住填补空缺的欲望,看看天是否真的会塌下来。半年过去,如果组织内部大多数人都没有强烈抗议,那就直接取消这个职位。
第三招,延迟提拔。德鲁克此处比较保守,明确建议组织遵循“古老的原理”,员工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能升职:对工作非常了解、没有任何监督也能胜任工作。那么,不升官,又该怎样激励那些表现较好的员工呢?德鲁克认为,提高年轻人满意度和成就感的唯一可行途径,不是升职,而是更重要、更富挑战性、更有自主权的工作。
德鲁克精简中层管理的三招,看似很普通,但往往越是简单的办法越有效,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