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做过公益性的财商教育,我们自己研发课程,培训志愿者,志愿者再去社区为人们做课程培训。由于很多志愿者都是财富管理人员,他们有给客户拉单子的需求,这样就搞成了像是客户征集的服务,培训完以后,一些受训者很愿意和志愿者建立密切的关系,这样一来他就很容易获得客户。于是我们内部就有了争论。本来是一个公益项目,现在却变得有点像是市场活动,过于商业化,不符合公益的目的。
我们现在对这个活动的执行制定严格的规则。志愿者如果认证我们的课程,你可以提供给客户,但你一定要在社区为弱势群体服务过一定长的时间。我们还对活动的规模进行控制,不能规模太大,你也可以内部搞一个类似的活动,但是不允许你用我们的LOGO和课程。
我们在做某个CSR项目时,如果发现它其实也是一个可以商业化的服务,或者是提供了一个与客户交流的渠道,我们当如何对待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CSR所带来的商业化的可能?
商道纵横总经理 郭沛源:
我其实遇到过类似的例子,有一家销售各种日用品的省级公司,总部一直要求他们去做志愿者服务,他们就问,我们在做志愿者服务的时候可以推销公司的日用品吗?这个边界在哪里?
以我自己的理解,做志愿者服务是为了帮助公司在社区建立一个更好的网络和品牌,这多少会对公司的业务有帮助,所以,要想完全把CSR活动与业务一分为二地切割开来,这很难做到,也不科学。但是,如果你要求一定要通过一次公益活动卖出去多少瓶洗发水,这就不是公益活动了,不能归为CSR的类别。
我们支持的是结合企业的核心能力去做企业社区的活动,比如说财商教育,宜信是金融公司,做这样的活动就很合适。比如说告诉社区的老人如何识别金融诈骗。我觉得这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种商业化,而是与主营业务相结合,我认为是可以支持的。我们反对的是挂羊头卖狗肉,或者是喧宾夺主。本来这个项目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你却制定了商业目标,用过多的商业指标来衡量这个项目,而忽视了它的社会效益,甚至社会效益靠边站了。如果在制定KPI时,用业务员能否做成10个单来衡量这个活动的成功,这个导向就不对了,这是需要摒弃的。
爱立信(中国)政府与公共事务总监 赵峻:
CSR项目的价值在哪里,这是特别关键的,到底是以社会价值为先,还是以商业价值为先?把这个作为评判标准,如果社会价值大于商业价值,应该算是更偏向于企业社会责任,而且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可持续的模式。有媒体曾经问过我们,爱立信做CSR项目是否会带来竞争力的劣势?我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给我们的长远竞争力带来更好的价值,所以我们一直认为不能把业务和企业核心能力分开,两者的融合才是更高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
北京大学社会责任研究所首席顾问 孙继荣:
任何公益项目都是有目标的。目标是经济,还是公益,或者是社会,这是第一个关键的地方。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要明确项目的目的,以及最后靠什么指标来检验。公益项目非常讲究技巧,特别是与核心业务相结合的方法,这里面有个界限需要确定,也就是说你是营销行为,还是公关行为,还是企业与社会能够形成互动并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这里面要掌握界限,掌握界限最关键的地方就是目标的设定和绩效指标的设定,如果这没有制定清楚,就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