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式管理将黯然离场,即将登上云端的HR们是否已为公司平台化、员工创客化,做好了涅槃重生的准备?
■文/穆 胜,北大光华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商界企业研究院首席顾问
2014年,颠覆传统人资管理之声甚嚣尘上,让只会念“选、用、育、留”老三篇的HR们感到前所未有的紧张。老板们还在互联网时代的混乱中寻找方向,倒逼HR拿效果说话。互联网新贵Netflix、小米标榜反常的“去人力资源管理”,开始用辉煌的业绩嘲笑陈规陋习。就连传统巨头海尔、华为也不再淡定,开始自我颠覆,它们甚至走得更轻、更快。让HR雪上加霜的是,他们奉为“男神”的“世界第一咨询师”拉姆?查兰博士,也以《是时候分拆分离资源部》为题,撰文炮轰自己……
然而,也有不少顽固派仍然对外面的变化视而不见,用“小米没招聘吗”、“人力资源这种固本强基的部门,变化哪有那么立竿见影”等论调负隅顽抗。但变化就在那里,不管你睁不睁开眼睛,人资管理都必须“用正确的方式”变得“更加有效”。顺势者,被时代推上风口,逆势者,被时代推下悬崖。
其实,未来已来。
趋势1:“云组织”催生创客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呈长尾分布,且无限极致、快速迭代,必须有最灵活的组织模式与之匹配。于是,“扁平化”成为主流,企业不断精简自己的决策层级,不断向一线授权。当扁平化到极致(请注意是极致),企业就成为了一个平台。高层不再具备调配资源的权力,只是提供平台服务,员工则成为自主决策的“创客”。如此一来,员工可以嗅到用户的需求再行动,或者呼唤志同道合、能力匹配者共同行动,让组织变得更加灵活。
当下已经有诸多炫目的词汇来描述这类组织形态,如“无边界组织”、“维基工作站”、“分型组织”……但这些就是终极状态了吗?错!
当中有两个问题。
第一,创客如何确保自己能够找到最适合的合作者?当企业有20人时,创客也许能对别人了如指掌,迅速找到共同承接用户需求的人,但如果企业有200人,甚至2000人呢?
第二,创客如何最大程度地获取用户信息?诚然,创客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获取用户对于某类产品的吐槽,从中寻找到商业机会。甚至可以社群先行,找到粉丝再发展用户,但是,这些都是游击战的做法。打造一个与用户“交互”的“社交界面”,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以上两个问题决定了企业是需要一个数据平台,还是需要一个大数据平台,即“云台”。其实,大数据的最大特点是随时在线,所有的活动都会被数据化沉淀在平台上。有了这个平台,企业只要开放用户接口,就可以与之交互,最大程度挖掘出需求。同时,企业只要开放创客接口,所有的优秀人才都可以进入平台创业,这就形成了一个开放的人力资源体系,所有的创客“不为你所有,但为你所用。”
这才是组织在互联网时代的终极状态。组织内的人力资源高度共享、随需调用、基于大数据……我把这类组织称为“云组织”,因为只有“云”才能描述出这类组织使用的超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