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晔
《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颁布至今,很多上市公司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既包括大型企业如中国平安(601318,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等,也有迪安诊断(300244,股吧)、海南海药(000566,股吧)、雪迪龙(002658,股吧)等多家小市值公司,一些公司甚至放弃了股权激励计划改为做员工持股。
从上市公司、股东的角度来讲,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是一件积极的事情。上市公司踊跃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有多方面原因。第一,员工持股计划不需要监管机构审批,只需要股东大会通过,同时没有业绩条件。而股权激励设置了非常严格的业绩条件,同时有比较漫长的审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推行的积极性。一些公司本来想做股权激励,但要设业绩条件,担心审批时间过长股价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就在目前薪酬比较富裕的情况下推出员工持股。第二种是金融类企业,原来实施过员工持股,后来被叫停了,而员工持股一定程度上打开了金融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的窗口。第三种,一些公司通过员工持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其中一些公司股权相对分散,通过员工持股可以提高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值得一提的是,股权相对分散、长期以来员工持股非常少的万科2014年开启合伙人计划,目标之一按公司总裁郁亮的说法是“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1320名员工组成的盈安合伙目前已成公司第二大股东。
然而,争先恐后推员工持股包括借债参与,无疑是有风险的。上市公司对员工持股的风险要有足够的认识,尤须警惕、把握好四大风险点。
首先,要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特别是有杠杆融资的企业。目前大概37%的员工持股案例采用的是员工自筹加杠杆融资的方式,在实施的时候要比较慎重。股价会有上下波动、杠杆融资是有成本的,因此对风险要有足够的认识。
其二,实施的时候要确保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目前,参与的员工数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中位数是10%,200人;75分位是16%,770人。我们看到很多案例中,上市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参与比较被动??在自愿原则的把控和员工沟通方面工作有缺失。为什么要特别重视自愿原则?因为,如果不是自愿购买的,尤其是同时使用了杠杆融资,假如未来股价跌了、收益为负数,可能会产生负激励,甚至有可能演变成群体性事件。
第三,合适的购买时间很重要。去年年底以来股市很热。前期上市公司对员工持股比较积极,背景是有一段时间股市比较低迷,大家看涨的心态会比较强、股价上涨的概率比较大。现在,一些公司的股价可能已经把未来几年的业绩提前消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去做员工持股,潜在的风险比较大。当然,准确把握员工持股的时机并不容易。可以参考两点:一是公司、行业、整个市场市盈率的情况,如果公司PE已经很高,比如达到50到100倍,同时没有独特的业务模式和成长性以及业绩去支撑,此时还勇往直前推员工持股,风险就比较大;二是公司股价在近期的上涨情况。
现有的案例显示,员工持股计划占总股本的比例,中位数是2.7%,75分位达到4.8%;购股资金的中位数达1.66亿元。这些比较高的数字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员工对公司的信心、更好地跟股东绑定,同时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所以第四个风险点就是:员工持股要选择比较适度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