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对我们一些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由于升值,它会带来一些阻碍作用,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本来价格就很低,利很薄,你升值的话,企业就无利可图,这个事情可能就没发做了。”
他告诉记者纺织品行业是我国比较有竞争力的行业,出口比重很高,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排第二位,而纺织品又是贸易顺差最多的行业,2005年,我国的纺织品贸易顺差是1004亿美金,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业占到24%,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纺织业的出口冲击很大。
孙淮滨:“有些研究单位他们做过一些分析,就是说人民币如果升一个点的话,那么可能会对纺织品行业出口增速能够起到一个降低1.5个点这么一个作用,体现出一种相关性。”
人民币的升值对纺织行业来说,一方面会有致命的影响,而另一方面还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它对那些附加值低的产品会产生抑制作用,而许多企业就会想方设法去适应这种变化,转变出口增长的方式。
“一定要把出口的增长逐渐由过去数量型、低价型转移到附加值品牌渠道的这种开拓上来,这样就能够使你在出口过程当中有一个比较高的利润回报,利润回报高的话,它就能够适应人民币升值的这个政策的变化,取决于你的升级,你的增长方式的转变,我觉得这个是最根本的。”
孙淮滨告诉记者,由于过去国际市场对一些服装纺织的低端产品有一定的需求,而这些订单往往会流向劳动力相对的低廉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中国市场,但这些产品的附加值低,利润也比较低,承受不了这种汇率变化的冲击,一些企业也因此破产、停产,因此,纺织出口企业只有靠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品牌意识,用积极的态度迎接这种挑战,才是最大的出路。
孙淮滨:“现在我们只是在加工制造,品牌是别人的,渠道是别人的,所以在整个国际贸易的价值链当中,我们占的份额很小,为什么呢?因为那两个高端领域,不在我们手上,如果我们制造得很优秀,品牌也有了,渠道我们自己也打通了,甚至能影响和控制市场,那么我们从国际市场上得到得利润和回报显然比光在制造上下功夫肯定要高,甚至要高得多。”
TAG:|品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