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冯宁宁
“体育疯未来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即时错过了开场都能完全知道目前的比分,球是谁进的,怎么进的,进球的球员这一赛季以来进了多少个球,往期赛季成绩如何等都可以通过用户点击一目了然。”
“我是技术出身,写过代码做过产品干过市场做过销售,我是从后端走到前端的人。”体育疯创始人孙凯说话时语速极快,逻辑缜密,与他对话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回头整理录音让人抓狂,真想把他说话的节奏直降三度,最好温柔地把话说完。但显然是不可能的,孙凯属于典型的理科型男人,他要快速地把一个问题说透才行。虽然眼前的他带着一顶白色的帽子,与他口中说起年轻时疯狂地热爱体育形象上有点出入,但他至少能不带思考地说出一连串球星的名字,这显然是伪球迷难以做到的事情。
作为70年代出生的孙凯,在互联网刚刚兴起之时便进入,长达十多年的互联网经验让他2011年有机会进入移动互联网,2013年与几个朋友一起开干“体育疯”,一个用手机看球赛、与球迷共同吐槽的体育社交媒体。
事实上,体育疯从创办到目前仅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拿到不菲的天使投资高达400万。从体育疯的画面来看,一点也看不出这产品仅是开发一年的时间。
打开体育疯会看到一句特别有意思的句子:“无体育,不疯狂”。注册“疯友”后,资讯的重点栏会弹出许多关于球星的八卦新闻,“路子”似乎跟PC端体育门户网站不太一样。球赛栏能看到重播的赛事与直播的赛事,大多数以目前较为热门的体育项目居多,例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
“体育疯有专业的兼职写手在专门做内容,要求每天几十条原创资讯,我们要把用户可能关心的资讯呈现给你,我们的观点是做有态度的媒体,用风暴来引爆读者的小宇宙。”孙凯说。
仅仅一年的时间,体育疯的用户已高达几百万量的级别。
为什么是体育?
无可厚非,体育是孙凯一直所喜欢的,但是他自己却用类似于在做命题作文来解释为什么进入移动互联网,还有为什么选择体育。“十多年以来,我本身一直从事媒体行业,媒体本身是做开路的东西,包括直播、电影电视剧。创业的话,做大开面的胜率比较小,做一个小开面的东西,再结合移动互联网通过技术改变用户获得信息的方式,在这一问题上,体育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孙凯说。
确实是这样的,就如今年巴西世界杯,一位球迷也许半夜爬起来错过了开场的时间,电视直播的画面上没有显示真实比分,而这时如果主持人没有解释的话,球迷是无法预知这场比赛的实际比分。“体育疯未来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即时错过了开场都能完全知道比分,球是谁进的,怎么进的,进球的球员这一赛季以来进了多少个球,往期赛季成绩如何等都可以通过用户点击一目了然。”孙凯解释说。
另外,看一场体育比赛球迷很需要的是分享,交流需求比较大,即使是谩骂裁判都希望与许多人一起参与。无论是观看的方式还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体育疯都试图在改变用户。
除了技术层面的提升,孙凯还保留个人对体育情怀的追求。“在英格兰的国家里,能养活几十支高达几十亿的球队,而中国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口都从未出现过巨大的俱乐部球队。培养中国的校园球赛是很重要的,如果中国想把体育事业做好的话,最大的问题还是校园体育,当体育疯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想做点跟体育本身有关的事情,例如赞助校园体育。”孙凯有着难能可贵的情怀坚持注入在体育疯。
如何做好用户体验?
那么,回到最根本的话题就是,要想获得用户的喜爱,产品首先就得做好用户体验。“现在的用户是越来越难伺候了,时间若是倒推到前两三年,产品的视觉要求没有那么高,产品体验没那么多要求,现在一天上线的APP有多少,用户早就麻木了。”孙凯说。
作为创始人且是企业的掌舵人,孙凯目前最关心的就是体育疯的“UI”,这需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UI即User Interface,就是用户界面的简称。好的UI设计不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有品味,还要让软件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
另外,UI设计完美了,还要考虑交互设计,它恰恰是处在抽象的战略向具体实现页面的转化过度阶段。要把“抽象”的点子和想法如实贴切用界面语言表现出来,满足公司商业需求。
孙凯拿起桌子上的一台小米手机,演示了一遍做好UI需要做什么。“你看画面下面是这一排字体的大小,要想怎么看得舒服,为什么这个画面看起来舒服,画面为什么颜色对比要深一点点,字体为何要不一样等等这些问题都要考虑。”他还补充到,“小的细节要不断地调整,才能改善产品。”
体育疯在美工方面就有三个负责人,一个做UI设计,一个做平面设计,还有一个做改善处理。“产品运营的投入蛮大,要把一个东西做得好很难,体育疯光是小的图标就高达上千个。”孙凯一直感叹做APP产品的不容易与无奈。
但是孙凯极具看好移动互联网的前景,他认为第一用户的使用频率对移动端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第二移动端的流量不断在增长;第三用户原先在PC端的行为渐渐地在移动端上也能基本实现,移动用户的行为是越来越重。若是时间回到两三年前,顾客是在线下店看到一款产品后,用手机查查淘宝多少钱,再从PC端下单购买,现在移动端基本都能完成查阅与支付。
最难的是用户黏性,怎样粘?
孙凯认为体育作为社交媒体不同于影视娱乐类内容可以做的方向非常多,若是两个人同时做体育的产品关起门一年的时间,可能产品最后差距很远。
“谁都不知道体育媒体应该长什么样子,有的做资讯,有的做视频,有的是媒体,有的做赌博概率,做什么的都有,难道这样不是很有趣吗?”
但是要做好移动端的产品最重要的还是产业的趋势判断,再看投入的力量。而最难的就在于用户的黏性,凭什么用户要每天用你?
孙凯给出这样的答案:首先,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方法,大的框架差不多,还是在于细节上的差别,UI设计与交互设计很重要,但是如何驱动用户每天使用,黏住每一位用户体育疯还处在摸索的阶段,还是要产品本身去尝试做。其次,还是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好产品,具体的流程是先把产品功能建造起来,再花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去完善功能上的细节,完善后再花一个月的时间做好交互设计,许多细节上的问题一定要去揪出来,再去做用户交流,慢慢把每一步做好。
孙凯知道目前网站上的主流门户没法拼,拼的就是差异。他每天会要求同事推到产品的资讯高达200条,包括图文资讯,专题资讯,视频资讯,组合专辑资讯,话题讨论等总量200条。“在赛事到来时主流媒体的资讯每天高达一千五百条,事实上有效的资讯在500条左右,能真正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到用户手上有十五条就已经很不错了。”孙凯如是说。
目前的体育疯暂时不存在生死存亡的问题,孙凯只要把握好两个步骤:第一判断方向,第二掌握好的节奏感。“其实就是如何掌握好从这个点走到那个点的问题。”孙凯说。他在与自己憋着一股劲,坚持做好产品本身,坚持着一点体育情怀,每个月消耗几十万,为未来改变体育球迷的用户习惯做一点贡献足矣。
也许在某一天,在自己的家里看一场球无论是看直播还是看重播时直接拿起手机,点开体育疯,躺着边看边敲字,与上千万球迷一起在自家的床上把球看完,把裁判骂爽,跟体育疯的疯友一起发疯似的通过手机麦克风传达到国内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体育疯最为成功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