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知道“性价比”这个概念,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老板和经理人都把“性价比”理解成了价格低,以为价格低就是性价比高。殊不知,性价比的分子是性能,分母是价格,性价比的提升主要是靠提升性能,而不是靠降低价格,一味地降低价格,损害的是必定是性能,到头来导致性价比的下降。遗憾的是,这么简单的一道算术题,却难住了众多的企业家和经理人,让大家陷入价格战的误区难以自拔。
当那些“零团费”旅游者投诉旅行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是他们自己的错,乘坐飞机旅行,还住在星级酒店,却一分钱不花,这样的事情合理吗?旅行社不带他们去购物岂不是赔本的买卖,这个世界上有哪家企业愿意做赔本的买卖?当人们担心粮食、蔬菜、肉制品安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农民的利益?如果你不让农民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去赚钱,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在他们种粮食、蔬菜,养猪的时候将其分成两类,一类给自己吃,一类给别人吃,给自己吃的不会用过量的农药和化肥,给别人吃的就不管那么多了。当人们买各种食品的时候一味追求低价格,那么企业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就是作假,于是做什么食品的人不吃什么,大家都采用掩耳盗铃的方式,自欺欺人,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因为我们不可能回到农业社会,什么食品都自己生产。
每个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分价钱一分货,价格低到一定程度必然去造假,除非有非常严厉的惩罚措施,就像对待酒驾一样。如果任何造假人一旦被查出就会蹲监狱,就会受到严惩,那么人们造假前就会考虑一下造假的后果和代价,这是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必然结果。如果到今天大家还对利益驱动视而不见,如果大家还不愿意承认利益驱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就解决不了。现在的造假行为主要是在价格低的产品领域,但是随着越来越多造假的人“致富”、“成功”,变成有钱人,破窗效应就会出现,更可怕的一幕将会上演,那就是造假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侵蚀到中档产品。
要知道好的环境会把坏人变成好人,而坏的环境会把好人变成坏人,一旦某件事情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人们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当然,任何事情都会物极必反,随着假冒伪劣产品的大量出现,必然会出现令消费者满意与放心的品牌,走价值驱动的道路。
TAG:|销售技巧|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