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国家食品药品稽查专员陈谞,在7月2日全国食安周主场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食品安全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
本次论坛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导,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支持,食品与营养科学传播联盟主办。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法制司、监管司负责人分别从科普宣传、法制建设和监管举措上,介绍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探索和规划,饿了么、天猫国际、口碑从自身业务特点出发,介绍了企业主动创新,制定和实施各种风险控制标准、措施,应对电商平台上的食品安全挑战。
首次引入“神秘买家”
加强网售食品安全监管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宣传司司长颜江瑛在致辞中表示,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对食品安全和食品产业的影响带来了有目共睹的变化,但也有不法分子通过网络传播谣言,给消费者造成了误导,也给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应该充分发挥好互联网的优势,让科学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在互联网广泛传播。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同步政府官网、微博、微信,实时编发食品安全消费提示信息和食品药品安全消费解析信息,为公众提供权威的食品安全指导。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法制司国家食品药品稽查专员陈谞介绍了中国网络食品监管法制建设的最新情况,重点解读已经发布实施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下称《办法》)。
“《办法》引入了神秘买家的制度,目前欧盟和美国FDA在网络食品抽样检查的法规制度中也引入了神秘买家的制度”,陈谞说,这是中国的食品安全立法制度首次被国外发达国家直接引用和借鉴。
网售食品违法行为
将面临跨部门“联合惩戒”
有了日趋完善的立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也充分拓展“社会共治”思维,运用互联网手段,加强对网售食品的安全监管。
“对安全风险的防控,是对食品经营监管的当务之急”,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监管二司副司长刘洪彬表示,总局发起了与大型网络食品平台进行合作的倡议,已经有6家企业加入,双方将共享治理经验和数据,共同研究治理措施,让违法失信者无生意可做。
刘洪彬进一步强调,目前,国家层面正在推进建立跨部门的联合惩戒机制,国家食药监总局也将强化联合信用惩戒,鼓励平台主体对违法活动的自然人进行信用惩戒,让他们一时违法终生受阻。
“配送环节”将有行业标准
纳入网络订餐平台责任
网络订餐安全链条长,外卖延伸了餐食从制作、分装到消费者食用的整个过程。其中,送餐环节成为网络餐饮安全风险控制的重点。
饿了么首席执行官张旭豪介绍,为了保障网络订餐配送环节的食品质量和安全,饿了么根据法规要求和试验结果,从缩短配送时间和控制送餐温度两方面着手,以保障订餐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优化,饿了么将外卖的整体配送时长缩短到30分钟,严格控制在2小时以内。饿了么研发应用了60摄氏度的保温箱,6月份又推出了冷热的双温箱,满足了中国法规对于食物冷链配送的要求。“为了防止配送过程中人为或意外误操作带来的食安风险,开发了外卖封签,用户可以确认封签是否完好,以杜绝意外的食品污染。”张旭豪说。
国家食品药品稽查专员陈谞透露,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正在制定《网络订餐监督管理办法》,围绕各界关注的“外卖”行业,明确平台对餐饮商户的准入、餐食安全信息透明,和送餐环节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管理责任。
跨境零售食品“供不应求”
政企合作探索安全风控标准
互联网消弭了地域隔阂,在家里轻点手机屏,就能买到欧版原装的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买到美国的营养补充剂,已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白领”的消费日常。
天猫国际副总经理邢悦介绍,跨境商品特别是跨境食品的零售供应量,相对于消费者的需求,远远“供不应求”。来自中国海关的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网购的保税进口商品总额仅为256亿元,近1/3约80亿的份额是食品,主要包括约20%的保健食品和约10%的奶粉。
但是,跨境零售食品满足消费需求的基础,是健康、安全。跨境电商平台如何对海外食品开展安全风险控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任李强介绍,在深入研究、比对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天猫国际合作,制定了一套适用于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标准。该标准以“安全性”为底限,兼顾海外食品营养成分的真实性,来严选平台上的商家和产品,确保消费者放心。
刘洪彬表示,对跨境电商的监管,首先是贸易政策,其次是关税政策,第三是安全风险管理。如果行业良性自律,跨境零售食品安全得到保障,行业就能平稳健康运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