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诚商通 » 诚信筑辉煌

食品安全“浙”些年 双安双创硕果丰

2017-06-29 来源:121健康网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之称。2016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4648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8353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577美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1.8亿元、增长9.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2年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首位。食品产业是浙江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省共有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8655家、持证食品销售经营者505908家、集中交易市场2126家、持证餐饮单位238325家。平安浙江满意度99%。


浙江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将其作为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参与“国创”的积极性高涨,继杭州、宁波第二批纳入,绍兴第三批纳入“国创”范围后,金华、台州、丽水等地相继提出创建申请。创建成效突出,宁波、杭州分别以第一名和第七名的成绩通过中期评估。


浙江省通过自我加压,由省政府办公厅发文开展浙江省食品安全市县创建工作,提出了“城市农村全覆盖、所有市县全启动、‘十三五’期间全达标”的明确要求。制定了浙江省食品安全市县标准、认定管理办法和考评细则,推动各地创建工作全面启动、深入实施,初步形成了全省上下联动、市县联创的工作格局,是全国少数全域创建的省份之一。目前,全省100个市县均制定发布创建工作方案、组建领导小组,其中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有84个,首轮考核验收工作正在进行中。


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亮点纷呈


打造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之浙江样板。近年来,浙江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创新载体求突破,持之以恒抓落实。2014年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基层责任网络建设的意见,并连续4年每年出台1个文件,编写出版基层工作实务手册,全省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四有两责”有效落实。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全部成立食安委及其办公室,配备食安办专兼职干部3001名,配备协管员、信息员8.6万多名。特别是去年,浙江省以“15个1”的标准,大力推进乡镇(街道)食安办规范化建设,目前已有743个乡镇(街道)通过规范化建设验收,占全省总数的53%。2014年初,浙江省开展全省食品安全“我执法,你参与”“我宣传,你传递”“你点题,我检测”“你举报,我查处”活动,为公众和监管部门搭建起了“互通、互动、互信”的桥梁与平台,有效激发了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热情。2016年全省就组织“我执法,你参与”活动4984次(期),参与人数59463人次;“我宣传,你传递”活动参与人数94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88万份;通过“你点题,我检测”活动,抽检53007批次,检出不合格596批次;受理公众举报线索23645条次,查实举报1.3万起(次),发放奖金103.9万。


食品安全责任险全国领跑。浙江省自2015年3月启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以来,投保单位、保险规模快速增长,实现服务食品安全工作和促进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截至2016年12月底,全省投保单位共12632家,保险公司保费金额为4399.48万元,保障金额达到了311.46亿元,参保单位和保费规模都比2014年增长了17倍多,实现所有市县全覆盖。在推进过程中,创建省级联席会议办公室、组建市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运营服务中心,出台创新型合同文本、建立公益资金管理办法、实施风险评估、拍摄主题微电影、举办征文比赛等多项工作“全国领跑”。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市场主体对食安险的接受度、参与度逐年提高,保险机构的产品和服务逐年优化,食品安全责任险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的作品逐步凸显。


布局“三网六体系”提升食安新水平。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新体制、新职能,浙江省以保障安全为目标,全面布局 “三网六体系”。构建安全责任网、电子监管网、社会共治网等“三张网”。建立健全监管执法、风险防控、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标准法规、社会监督等“六大体系”。逐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从“被动整治”走向“主动作为”,从“事后救火”走向“事前防火”,从“人海战术”走向“智慧监管”,从“单打独斗”走向“社会共治”,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现代治理体系,努力推动全省食品安全水平、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水平、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四个明显提升”,为建设“两富”“两美”浙江作出积极贡献。


百日整治专项行动显其功。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决策和倡议下,浙江省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此后,又连续几年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强网清源”、百日严打、肉品和水产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会战”行动、食品安全隐患“三大一严”专项行动、排雷“百日攻坚”等百日整治系列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违法严打,着力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近几年来,全省共组织联合执法13810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71.4万多人次,排查治理重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1691个;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3732场(次),发放张贴通告近221万份,受理投诉举报36747起,奖励金额132.7万多元,曝光公布“黑名单”企业1120家;取缔“黑窝点”等5058个,查处关停非法违法企业2378家,查处各类违法行为27664起,行政立案33423起,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1195起,刑事立案1387起,有力打击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切实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创建品质食品示范超市。按照供港供日标准、出口欧美发达国家标准、农业部门绿色食品以上标准、质检部门“同线、同质、同标的要求进行种植、养殖或组织生产,遵循标准“就高不就低”、指标“就多不就少”,做到符合、高于、多于国家标准;目前参与创建的大型超市生鲜蔬菜、肉和鱼监督抽检合格率稳定在较高水平,生鲜蔬菜、肉和鱼从基地到超市全过程脉络清晰可查,地产农产品合格证或信息卡索取率达100%,非地产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购货凭证、合格证明索取率达100%,包装农产品二维码实行率达到70%以上。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建立率达100%,重点农药、兽药等指标检测实现全覆盖。


保障千万学生吃得放心。2013年,浙江省政府将“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把千万工程工作指标列入对各市政府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四年来,全省各地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经费投入,注重学校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实现跃升,广大家长和学生食品安全获得感明显增强。目前,浙江省正在大力实施千万工程2017-2019年新三年行动计划。


各地齐头并进 全力保障民众饮食安全


杭州——创新监管 多措并举


杭州常住人口918.8万人,2016年GDP达11050亿元,同比增长9.5%,电子商务产业连续6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是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第二批试点城市。 截至2016年底,杭州市共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33801家,约占全省25%。其中,食品流通企业89812家,全省占比约18%;食品加工企业2828家,全省占比约24%;餐饮服务企业和单位41113家,全省占比约16%;保健食品生产企业48家,全省占比约40%。食品行业产值和营业收入全年约为2000亿。


新技术应用网购食品监管。为切实加强网购食品监管,浙江省局、杭州市局先后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对平台开展行政指导,落实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堵疏结合”加强网购食品监管。“堵”——杭州市局指导阿里集团建立关键词词库,利用OCR技术(图像扫描文字识别)高精度提取图像中的文字,识别违禁商品和宣传词汇,实现有效的商品管控。“疏”——用天猫APP扫描商品二维码,即可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获国家部委认证产品的原材料采购、产品检测、加工工艺等详细信息验证,实现优质商品的无障碍下行溯源。通过共建农产品品控标准、推进溯源技术应用、改进包装设计等措施,逐步完成农产品上行追溯体系的生态链路搭建。上下行追溯体系完成后,让市场充分发挥自我调节功能,使优质产品脱颖而出。


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迈出新步伐。2017年杭州市部署品质食品示范超市创建试点工作,建立“协调协助、合作共建、风险会商、奖励激励、容错纠错、信息通报”六大工作机制,确立“244”标准体系,按照“优质优价”原则划定畜禽肉、果蔬、水产和部分预包装食品“3+X”产品类别。首批3家品质食品示范超市试点单位,已在4月下旬按照计划和标准开出了品质食品专区专柜,截至目前共汇集了8家出口企业的55种“三同”产品,22家基地的279种“三品一标”产品。浙江省将按照边创建、边完善的方针,在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大型超市中逐步推广。


食品生产企业电子化追溯。杭州市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现有业务流程,实现了企业从食品原料采购、验收、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销售等相关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在具体工作中,结合杭州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多、类别杂、规模小等实际,以“试点先行、以点扩面”的方式,先将余杭区内蜜饯和肉制品行业117家企业列为试点对象。截至2016年底,全市已有398家食品生产企业完成了电子追溯体系建设,其中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已100%建立,大型企业和高风险食品企业建成率达到了71%。


深入推进“五可阳光餐饮”建设工程。杭州市创新性的提出了“五可阳光餐饮”(即:后厨操作可视、企业管理可量、食材来源可溯、诚信承诺可查、群众感受可评)建设工程,通过视频监控将后厨食品加工操作向消费者即时展示,接受消费者监督;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打分,量化评定安全等级;对食材来源开展索证索票和登记管理,确保来源正规可靠;要求餐饮单位负责人向社会公开承诺食品安全,公示证照、监督检查、“四自食品”配方等信息;委托专门的统计调查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并作为工作改进方向。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五可阳光餐饮”2769家,其中大型以上餐饮单位1222家,学校食堂1088家。


全国首创食品安全监督协会。2015年2月2日,杭州市率先在全国首创成立市食品安全监督协会,充分发挥热心市民、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信息采集、监督建议和宣传教育等作用,努力打造群众自发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社会共治食品安全新模式。市协会在所有区县(市)成立协会工作站,全市会员已达1700余名。相继组织开展了“你点我检进家庭”、肉品水产品隐患信息采集、农贸市场专项监督、校园周边儿童食品安全隐患信息采集等活动,累计开展“你点我检”食品3452批次,由会员现场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并向监管部门提供了隐患问题221条次,开展培训31次3500余人次,组织优秀食品企业参观852次,协会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宁波——智能监管 保险护航


宁波是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同时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已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也是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第二批试点城市。 2016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8541.1亿元,财政总收入2145.8亿元。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46895家。其中,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335家,持证食品流通经营单位108372家,集中交易(农批+农贸)市场409家,持证餐饮服务单位36771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8家。食品工业产值全年约为255.5亿元。


以网治网,智能监管。2017年宁波市秉持“以网治网”的理念,借助第三方力量推出网络订餐平台智能监管系统。监管系统审核1家商户仅需2秒,而人工平均需要5分钟。自系统运行以来,各大订餐平台的违规商户数量持续下降,共下线“问题”餐饮单位5000余家。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宁波模式”。2013年起宁波市开始探索试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出台《宁波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方案》,人保、太保、长保、平保四家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联合发起成立 “宁波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共保体”,并成立了全国首家“宁波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运营服务中心”,通过独立的第三方平台,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的全程工作体系,规范和发挥保险在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和社会管理功能。目前,宁波“食品安全责任险” 采用“政府财政+保险赔付”双轮驱动,险种包括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统保的公共性食品安全责任险、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食品安全责任强制险以及宁波区域内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食品安全责任商业险,主要模式:一是政府公益模式。以农村集体聚餐、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等为重点,由政府托底购买保险服务。二是“公益+商业”并行模式。由政府财政拨款,一部分购买公益保险,另一部分作为商业补助,为辖区内自愿购买食责险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保费补贴。从2013年起探索至今,宁波市累计保费2555万元,保额44亿元。至今已实现县(市)区公益保险100%全覆盖。


绍兴——科技兴城 解放人力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是周恩来、鲁迅、蔡元培、徐锡麟、陶成章的故乡,毛泽东主席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同时也是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第三批试点城市。截至2016年底,绍兴市常住人口约498.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710.19亿元,其中食品工业产值275.29亿元,共有食品生产企业841家,食品经营企业38893家,持证餐饮单位20659家。2016年完成各类食品监督抽检22400批次,合格率为97.13%,刑事立案106余件,受理投诉举报1835件,罚没款金额2610.24万元,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70.83%。


“光闪付”农产品质量安全电子追溯系统。绍兴市利用“光闪付”技术,打通地产农产品种植和流通的监管环节,构建了一套农产品质量安全电子追溯系统。该系统将追溯过程融合在交易环节中,不依赖特殊、昂贵的设备,不增加与交易无关的环节,通过“光闪付”技术,能够正确记录绍兴市本地农业种植基地、蔬菜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准出和准入,直至末端消费环节等各交易环节的信息数据,实现了绍兴地产农产品种植、流通、消费各环节全程可溯源。各交易主体通过手机“闪一闪”功能键,即可完成过去繁琐的书面手工交易痕迹记录和“索证、索票”工作,有效破解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食品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手工台账输入工作量大、数据不齐的难题。同时,该系统其建设模式采用了政府主导、银行与科技公司联合提供资金、产品与运营的 PPP 模式,从而不依赖于政府投资即可大规模推广。


丽水——“互联网+食品+金融” 助力食安


丽水是中国生态第一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市域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占浙江省陆地面积的1/6,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全市户籍总人口266万人,共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2189家,其中种养环节3382 家、生产环节613家、流通环节17239家、餐饮环节10906家。丽水独特的生态优势为食品行业发展奠定了极佳的生态基础,造就了香菇、木耳、茶叶、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生态农产品,拥有全国首个地级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丽水市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2009-2016连续八年民众对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均位列全省第一。


2015年3月以来,丽水市充分利用全国首个经央行批准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的优势,依托《丽水市农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将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情况纳入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食品+金融”监管模式,扎实开展食安金融联手信用工程,通过差别化信贷政策等措施,倒逼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并取得明显成效。至2017年4月,共采集完成了52.2万户实施主体的基本信息,其中农户49万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05万户;已有602家具有不良信息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被纳入了失信联合惩戒范畴;人民银行向有关贷款发放行发出食安金融联合惩戒告知书156份,112户有贷款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受到了联合惩戒,其中贷款限制64家,降低授信额度27家,提高贷款利率21家。目前,此项工作已推广至全省45个县(市、区)。


金华——食药监管严 惩罚力度强


金华是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下辖3区7县(市),全市人口895万,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3635亿元,全市共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87506家,其中食品流通企业53425家,食品生产企业936家,餐饮服务企业和单位31851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3家,形成了以金华火腿、金华酥饼、金华酒、铁皮石斛、灵芝孢子粉等为代表的特色鲜明的食品(保健食品)行业。


打造“食药监管”铁军。金华市局创新“互联网+X”模式,全力打造绝对忠诚、勇立潮头、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食药监管铁军。推进“互联网+审批”,食品药品审批许可从“面对面”变“键对键”,从“群众跑”变“上门跑”,实现登记办证“最多跑一次”。推进“互联网+监管”,实施食品药品智慧监管服务网、企业信用公共服务网、网上市场监管网等三网建设,全国首创“看标订餐”网络监管模式,全市8000余家入网餐饮单位实现亮标经营。推进“互联网+共治”,搭建“你点我检”“社会组织之家”、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等载体,促进部门、媒体、公众在线互动,夯实社会共治体系,其中保险保费收入1100万,保障金额61.1亿元,分别排名全省第一和第二。近期金华市迅速处置“棉花”肉松网络谣言,造谣者被依法拘留,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辟谣文章阅读量突破150万,央视新闻频道及国内各大主流媒体予以报道,得到各方一致叫好。


“看标订餐”项目监管到位。2015年1月,金华市坚持“网络监管、科学监管、责任监管、社会监管、依法监管”五大监管理念,在全国率先将网络订餐平台及其入驻企业纳入监管视野,开展“看标订餐”暨网络订餐净网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平台履行资质的审核义务,对审核通过的入网餐饮主体用清晰的“标志”予以标注,“标志”对应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等信息,并对无证照餐饮主体下架处置,同时加大对消费者宣传引导,培养其“看标订餐”消费意识,引领社会共同保障网络餐饮安全。全市共清查网络订餐平台12家,实地摸排入网餐饮单位9112家,取缔下线无证餐饮单位1192家,全市6000多家餐饮单位实现网上亮标和证照可视。在此基础上研发网络涉餐平台智慧监管系统,加强政企数据交互共享,实现官方数据支撑平台审核、入网主体数量实时掌握、证照到期分级预警三大功能。目前系统已录入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主要网络订餐平台共8700家入网餐饮主体数据,完成金华入网餐馆总数的90%,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有效推动社会共治。


台州——力求智慧监管 做到机器换人


台州地处浙江省沿海中部,常住人口600万,下辖9个县(市区)。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3842.81亿元,人均GDP近1万美元。台州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基础扎实,拥有51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44家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53家,31个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第一,是浙江乃至长三角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截至2016年底,台州市共有食品生产企业481家,食品经营企业(不含小食杂店)5100家,有证餐饮单位27142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6家,合计32729家。


台州市通过数年努力,共投入资金1300万元,基本建成大数据分析与智能预警系统,破解各大平台“数据孤岛”弊端,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器换人”,有效提升监管效能。一是大数据整合,建立“一企一档”。整合工商、食药相关业务数据,全省首创“一企一档”大数据库,建成覆盖全市49.7万家市场主体的档案。二是大数据分析,创新数据监测。开展全国不合格食品药品检测数据分析,自动采集全国各大官方网站发布的食药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数据,对不合格批号或批次进行自动比对全市流通数据,形成风险安全预警。三是大数据预警,加强风险防控。对市场主体数据、检测数据、12315举报投诉等海量业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对经营主体进行风险预警,推送至监管干部终端,实现快速、有效、精准巡查。


移动执法系统全面应用,破解基层监管“人海战术”弊端。第一,功能具备先进性与实用性,充分利用了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应用、GIS地图应用等技术,移动执法APP实现经营主体电子地图标注、大数据推荐巡查、监管信息实时录入、巡查结果即时上传、现场打印、监管信息实时分析等功能。第二,全面推广应用,目前已实现全市49.7万家经营主体电子地图标注,全市已利用移动执法系统开展日常巡查47.1万次,巡查市场主体达32.3万家,巡查覆盖率达65%。第三,取得显著成效,监管人员全部配发移动执法终端和便携式蓝牙打印机,实现了无纸化、移动化的监管办公。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后推送预警信息,提升巡查监管效率。建立健全业务数据库,有效掌握监管对象基数情况等方面重要信息。对接乡镇餐饮协管员移动巡查APP,延伸监管触角,实现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监管痕迹多样化。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